“察顏觀色”收藏翡翠
從近幾年翡翠市場的走勢可以看出,國內(nèi)藏家關注更多的是年代久遠的翡翠藝術品,而當代翡翠藝術品的市場則不是很理想。其實,翡翠的價值并不一定按年代的久遠來判斷。收藏翡翠除了要選擇純正的天然正品外,還講究“種”、“色”、“水頭”等。
“種”,即翡翠的質(zhì)地與結構,質(zhì)地越細膩,玉質(zhì)就越晶瑩剔透:“色”,是指顏色,色正、濃、翠為上品:“水頭”即透明度,光澤晶瑩、通透清澈為上品。通常所說的“玻璃種”,就指透明度很高的翡翠。
近年來,隨著翡翠玉料的資源越來越少,高檔精品的產(chǎn)出也越來越少,但市場需求的增長,形成了高檔翡翠藝術品價格不斷攀升的局面。在國外的一些拍賣會上,上千萬元的翡翠珠寶飾品屢見不鮮。
一件翡翠成品價格的估價主要取決于五個方面:種質(zhì)、顏色、大小、缺陷與工藝。例如此次出現(xiàn)的“牡丹花”擺件,除了質(zhì)地佳、翠色勻稱、材料大以外,琢工也十分精湛。其右邊的一條黃皮從頭到底,象征“一旺到底”,十分別致。該擺件尺寸為762×558.8×203.2毫米,重達93公斤,估價為180萬元至280萬元。
內(nèi)行一般將翡翠分為A貨、B貨、C貨三類。
A貨翡翠是純正的天然產(chǎn)品。B貨翡翠的原料含有雜質(zhì)較多,成色渾濁。一些翡翠商會采用強酸對B貨翡翠進行加工,但這樣處理的翡翠耐久性差。C貨翡翠指經(jīng)過染色處理的翡翠。另外還有一種B+C貨,系經(jīng)過多種處理而成。只有A貨翡翠才具有保值性。
在翡翠的收藏中,資金雄厚者應以經(jīng)典成套首飾或藝術品擺件等為首選品種,所需資金從數(shù)十萬元到千余萬元不等。中小投資者應以單件或小套件首飾為主,所需資金約萬余元到十萬元左右。